这次,他们真的到死都会在一起了

 人参与 | 时间:2025-02-24 17:22:23
1966年6月27日 ,这次当17岁的死都格雷格·波波维奇到美国空军学院报到时,他就像每一个刚上离家求学的这次好奇宝宝一样 ,和其他1034名美国空军学院的死都1970届学生一起从学校巨大的拱门下走过 。他们叽叽喳喳地沿着宽阔的这次坡道进入位于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北部的校园后,学院的死都指挥官、空军准将路易斯·塞斯向他们致辞。这次他在致辞里称这些年轻人都是死都好样的,并承诺会将他们培养成“美国青年中的这次精英”。然而,死都在这番致辞之后短短几小时后,这次这些准少尉们就迎来了教官老师们的死都新兵洗礼。教官们显然并不友善 ,这次他们把和学员之间的死都交流称为“指导” ,但事实上哪怕用“灌输”来表达那种交流似乎也在程度上略显不及 ,这次那很可能更接近一种“辱骂”和“霸凌”——程度上可能没达到最近在网飞平台热播的韩剧《逃兵追缉令》那个水平,但也去之不远 。学员中的很多当场就崩溃了 ,这是他们的第一课 ,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课 :超越自我 。不是所有人都能完成自我超越,这1035名学生中最后只有735人能够成功毕业,波波维奇就是其中一员 。他把在军营里学到的这一课带到了后来他执教的每一支球队里 ,他时常提醒自己的球员要超越自我的边界  ,就像他喜欢提醒他们要坚持不懈地敲击石头一样——那是每个马刺球迷都知道的故事 ,敲碎石头的不是第101下敲击,而是此前的100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波波维奇相信,如果一个人要真正融入到敲击岩石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超越自己。他相信这样的超越和努力可以使顽石成为璞玉——就像他对托尼·帕克做的那样 。他在昨天的名人堂演讲上如是描述那种雕琢 :“我要求他表现完美……如果我现在按我当时执教他的方式去执教,肯定会被人戴上手铐抓起来的。”从这个角度上看 ,帕克也许是波波维奇执教生涯中最用心  、也雕琢得最成功的一幅作品 。蒂姆·邓肯被马刺选到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手握心理学学士学位的22岁成年人了,他有健壮的体魄、扎实的基本功和独树一帜的篮球哲学 ,基本已经是一件完成品,如果在球员生涯里没有遇到过波波维奇,他也完全可能成为史上最好的大前锋;马努·吉诺比利同样是天纵奇才,当他2002年登陆NBA时 ,25岁的他已经征服过了欧洲篮坛 ,带领阿根廷拿到过了世锦赛的亚军,也入选过了世锦赛最佳阵容 ,波波只需要“闭上嘴巴 ,看他表演” 。但帕克和这两人都不一样,当他加入NBA时 ,他还是在世界篮坛里默默无闻的路人甲 ,是波波维奇差点没看上的“次品”。1997年时 ,马刺队总经理助理、现任马刺队CEO的R.C.布福德首次关注到了15岁的帕克,即便他当时还在法国的小联盟打比赛 。布福德对帕克风驰电掣的速度青眼有加,把他列入了自己的欧洲年轻球员跟踪名单 。他和自己的助理,22岁的萨姆·普雷斯蒂 ,会用马刺队的装备和周边去向法国的俱乐部换取帕克的比赛录像带 ,其中有很多甚至还是黑白的 。但他们对此乐此不疲,越看越对帕克感兴趣。3年后 ,帕克率领法国队在欧青赛中拿下了冠军。在同一年,帕克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耐克巅峰赛上大放异彩 ,面对尼克·安德森 、达柳斯·迈尔斯和扎克·兰多夫组成的美国队拿下了20分7助攻 。在现场看到那场比赛之后,布福德直接把帕克列到了自己潜在选秀名单的第一位 。在帕克确定将在2001年参选之后,布福德给帕克的经纪人马克·弗莱舍打了个电话 ,让他为马刺安排一次试训  ,让波波维奇亲眼看一下帕克 。帕克前来试训的航班是从巴黎飞往德国法兰克福  ,再转机飞往芝加哥的奥黑尔机场的。在法兰克福,飞机耽搁了很长时间 ,在奥黑尔着陆后,舟车劳顿了超过12个小时的帕克不得不被直接送到训练场地。参加试训的人包括波波维奇 、布福德 、普雷斯蒂 、马刺助教汉克·伊甘和迈克·布登霍尔泽 ,以及球探兰斯·布兰克斯。布兰克斯曾是德克萨斯大学的一名优秀球员,身高193公分 ,体格强壮,打了10年的职业篮球 ,其中3年在NBA ,7年在欧洲联赛。在当球探之后 ,他经常被波波维奇要求与年轻的参选者进行一对一的对抗 。在帕克的试训中 ,他把瘦弱的法国少年打得一败涂地  。在很多人眼里  ,那一刻他已经和马刺无缘了 。两天前 ,波波维奇如是回忆自己看完帕克第一次试训之后的感想:“我讨厌这个球员。我直接告诉所有人,我不想要他 。他看起来一点儿也没有侵略性,总是在逃避身体接触  ,他太软了 。我想找一个更有勇气的球员 。”普雷斯蒂用“把女朋友介绍给父母,但他们却不喜欢她”这种比方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他后来和布福德花了无数唇舌,一起说服了波波维奇 ,向他保证帕克在芝加哥的试训表现只是一个意外。于是在选秀前一周 ,马刺又一次试训了帕克 。波波维奇指示防守球员多给他上身体 :“我让所有人贴身防守他,想看看他面对这种防守会怎么做。他会屈服和逃避吗 ?他能承受这一切,展示出自己的优势吗?”一对一 ,三对三,帕克撕碎了所有的防守。试训结束后,布福德、普雷斯蒂 、伊甘和布登霍尔泽在体育馆外等待波波维奇的最终判决 。在漫长的沉默后 ,波波维奇宣布了自己的结论:“那家伙能在NBA打十年首发控卫 ,选他。”波波维奇又一次超越了自己,这次他超越的是自己对欧洲球员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但即便如此,如今看来他的判断也只对了一大半 。帕克在NBA打了18个赛季  ,其中有16个半赛季都在担任先发。他的首次先发在新秀赛季的第五场比赛就到来了 ,他拿下了12分3篮板和4次助攻 ,帮助马刺队以15分的分差大胜魔术 。虽然波波维奇坚持让帕克担任首发,但他也坚持要帕克改变自己的打法。邓肯是马刺队的进攻核心,他希望能让帕克成为马刺的约翰·斯托克顿。回想那段时光,波波承认 ,他对待帕克要比其他任何球员都严厉 ,只要帕克一犯错 ,他就会对帕克大喊大叫。帕克对此颇有微词 ,但又不敢真的和波波争吵——如果在加入NBA第一年就入选最佳阵容、第二年就率队夺冠并拿到总决赛MVP 、球队里唯一的特权球员 、历史上最伟大的大前锋都每天心平气和地忍受波波维奇的咆哮,那一个19岁的法国小子能怎么办 ?他有心要向邓肯请教一番,但据他所说,邓肯“从来不和他说话”。在马刺队的第二个赛季,帕克终于有了一位能调节他和波波维奇之间关系的新队友  。史蒂夫·科尔被波特兰开拓者队交易到马刺队 ,担当帕克的替补。当时的科尔已经在联盟里打了 14个赛季,拿到过3枚总冠军戒指,他就如何与主教练打交道向帕克提出了明智的建议:“有时候,当你和波波意见相左时,你没必要和他争吵。点点头,让它过去吧 ,我们偶尔都得这么做 。我知道他总是盯着你 ,但他那样做是想让你变得更好  。”以2023年的视角来看 ,这种球星对教练的从顺简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球员们都有巨大的自我 ,他们很清楚自己能做到些什么 ,明白球队需要对自己让步,因此时常寸步不让 ,不愿意让自己受一丁点委屈。但在2003年?一位德高望重、为球队拿下过总冠军的教练看起来就像是球员的父亲。这个家里最小的儿子可以叛逆 ,但到最后 ,他还是得遵从父亲的要求。就像1966年的波波维奇只能向自己的长官宣誓服从一样。帕克挺过来了 。他的球技一年比一年成熟 ,和邓肯、波波 、马努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他四次入选 NBA全明星阵容 ,六次入选全明星。在职业生涯的最高光时刻 ,他被评为2007年NBA总决赛的MVP  。随着邓肯职业生涯接近尾声,波波维奇也要求帕克重新担当球队的主攻,帕克完美完成了这个任务 ,他有6个赛季领跑马刺队的场均得分 。但没人关心这发生在马刺队内的微小变化——在世人看来 ,无论谁是球队得分王,马刺就是GDP和波波维奇的球队 ,他们早就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了  。他们一起成长 ,一起夺冠,一起经受波折 ,一起完成了2014年的王者归来 。他们并肩作战了20年 ,一起从鼎盛走向衰老 ,并——如马刺前老板霍尔特所说——终将死在一起 。在昨天,这四人都进入了名人堂 。邓肯和吉诺比利担任了帕克的名人堂颁奖人,而这所有三名球员——再加上大卫·罗宾逊——一起担任了波波维奇的颁奖人 。名人堂主席杰里·科朗杰洛说,名人堂特别安排了入选顺序  ,这样帕克可以先被提名 ,然后再介绍波波维奇和他的前队友们一起入选 。他们这下真的永远在一起了  。这与波波维奇一直以来的信念是一致的 ,即他不应该在他这四位有资格进入名人堂的球员中的任何一位进入名人堂之前进入名人堂。是的,长期以来,波波维奇一直声称,他作为马刺队主教练所取得的那些成功——NBA历史上最多的胜场 、5次 NBA总冠军 、创NBA纪录的连续22次季后赛之旅——正是始于他所执教的这些球员愿意接受他的“指导”。如今,41岁的帕克已经是法国职业篮球俱乐部阿斯维尔的总裁和老板了,同时也是里昂女篮的大股东和主席。但当人们希望他作为第一位法国名人堂球员谈谈波波维奇的“指导”时,他还是会搬出自己的两位大哥 :“波波对控球后卫应该如何打球有他的看法 ,但我也有我自己的想法 。但最后我被蒂米和马努的价值观影响了 ,我们从不会把自我放到团队前面。随着时间的流逝 ,我们赢的球越来越多 ,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好 ,这真的很特别,我觉得我们这样的团队不会再有了。”真的不会再有了吗?今年6月 ,马刺队用状元签选中了一位从小崇拜帕克的少年 。当9岁的文班亚马第一次穿NBA球衣拍照时 ,他穿着的就是那件马刺队的9号 。而如今 ,他的教练依然是波波维奇。在那个属于他们的时代过去之后 ,波波还能用自己的方法让他接受自己的“指导”,学会“服从”,乃至最后“超越自己”吗 ?我们都很期待。 顶: 1踩: 6